注:一般来说,回复审稿人意见和撰写论文遵循着完全不同的逻辑,前者需要考虑人的因素。如果论文撰写过程更多体现作者的智商和创造力的话,回复审稿人更多体现的是情商。经济学所采用的双向或单向匿名审稿极大增加了该学科的学术专业性。经济学在近几十年来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残酷的匿名审稿制度的建立。匿名审稿和平时学术交流存在极大不同:一方面,匿名使得学者无需忌讳真实世界中存在的权力格局,无所畏惧甚至肆无忌惮地提出任何意见和感想,使得这个过程非常残酷且处处凸显人性暗黑或光辉;另一方面,投稿人和审稿人间的沟通并不是真实世界中的交流方式。不管是学术交流还是日常交流,沟通总是来来回回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双方的言谈举止衣着神态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沟通效果。但审稿过程大都2-3轮就决定是否录用且仅局限于文字之中。大多数情况下,审稿人在作者第一次回应之后便做出继续修改还是毙稿的决定。如果混淆了匿名和非匿名、审稿回应和日常沟通的区别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相比较文章的技术问题,这些由于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的据搞就非常可惜。
审稿意见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开放型审稿意见,另一类是专业和针对型审稿意见。专业型意见的回应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都不是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那些开放型审稿意见上。由于这类意见并没有提出较多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文字表达大多数以观点和价值判断为主。相当于,针对性的专业审稿意见,这种意见非常难改。很多学者在遇到这样的意见时,往往会被坏脾气冲昏头脑,回应的文字也充斥着辩论色彩。这样的意见回复在返回审稿意见之后可能就没有下文。结合上述情况,两个可行的修改原则:第一,情绪管理。作者不管对方的意见多么充斥价值判断,你要做的都必须过滤掉任何负面情绪,把审稿人的意见转换成可以操作性的专业回应。第二,作者应对应远超审稿人的预期。如何回复审稿人意见是教师进阶项目中大家讨论的重要内容。在绝大多数学术场合聆听的研究及看的论文都是成品,作者陈述及论文表述一般都不会涉及真实写作和修改过程中遇到的选择和挫折,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经验。学者能够公布或写下审稿回应的过程,对年轻学者尤有参考价值。以下是2019年教师进阶项目参加者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刘毓芸老师的一篇论文《重点产业政策与人才需求》在《管理世界》审稿过程中的回应过程。这是一篇约稿,感谢毓芸老师!读下来让人受益匪浅。在本篇中,我将以我回应审稿人的一次经历为例,分享在此过程中的每一次选择、背后的考量以及相应的结果。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重点产业政策与人才需求》,发表于《管理世界》2020年第6期。选择这篇是因为,审稿专家负责任、高水准的评审意见不仅帮助我们改进了文章并最终得以发表,更让我们对如何做研究、如何写作、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与审稿专家的良性互动,让我们受益匪浅。这篇文章的研究问题是我国重点行业与非重点行业间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差异。由于通常我们观察到的人才配置结果是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因此把人才需求单独识别出来是研究设计的关键。针对此,这篇论文利用了公开招聘电视节目《非你莫属》的数据。一方面,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该节目所呈现的企业招聘行为可以反应其人才需求偏好。另一方面,该节目中一名劳动力被多家企业同时面试的独特招聘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给定人才供给时考察重点与非重点行业企业招聘行为的差异——即人才需求差异。研究发现:1.对于给定的劳动力,重点行业的企业往往比非重点行业给出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工资;2.在结构上,当给定劳动力为本科以上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或与企业专业对口时,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3.上述差距一方面是政策干预所致、一方面是政策挑选所致。文章投稿于2019年上半年,三个月左右拿到了第一轮修改意见,共两位匿名审稿人。两份意见,一份较为正面相对好改,另一份则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前后共修改了五轮,每轮一个月的修改时间。2020年6月,文章正式发表。先说比较正面的那份吧。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收到的审稿意见都很少会第一轮就接收,即使审稿人认可文章,也还是会有一定的修改意见,当然这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这份意见我判断它是相对比较正面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本文的发表价值是较为独特的”。二是,这位专家的修改意见都是建设性和具有操作性的,有批有立,不做缺乏依据的价值判断。因此,回复这类的意见通常就是根据专家的要求逐条认真修改,并在完成度上尽量超出审稿专家的预期。另一份意见就没这么好运气了。首先,审稿专家认为我们的研究问题没有价值。一是、缺乏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对于在现实中完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没有针对性的启示;二是、在理论上对于理解产业政策的运行机制帮助不大;三是、研究发现属于常识。接着,审稿专家指出了我们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一是、文章所用电视节目数据不可靠,除非公布所有数据与程序接受完整的复制检验;二是、电视节目数据在真实性和选择性上可能存在问题。这份意见尽管指出了很多问题,但对于当时文章第一版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首先说说研究价值。由于文章的研究问题是重点行业与非重点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因此引言首先应当说明: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是重要的。但这样的认识在我写作文章第一版之时尚没有形成,直到参加了19年经济学教师暑假进阶项目。这个培训共十天,从7月22号持续到31号,每天从早上9点进行到晚上10点。训练内容涵盖了细节格式训练、写作逻辑训练、怎样写motivation和implication、怎样写background、DID应用、陈述训练、图表可视化训练、学术八卦训练等方面。其中的motivation与implication训练正是旨在提升文章的研究价值。在培训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motivation,它告诉了读者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为读者提供了判断这项研究是否有价值的依据,因此它应该是写作中被花最多时间和心思的部分。而motivation的写作是有套路可循,比如这篇文章最后采用的写法可以归为“实证不足”,即一个问题在理论上很重要但缺乏实证性的研究。“实证不足”通常是因为研究问题很新,或者当前的研究只有理论分析或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或者实证分析不够全面(比如空间上只有全球证据没有单一国家证据、或者时间上只有基于过去的证据而没有现在的证据等)。当一篇文章有多种贡献时,我们应当如何选择谁作motivation、谁作implication呢?原则上,Implication可以只是相关,但motivation一定要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贡献也足够sharp。在实际操作中,在对文章内容进行取舍选择时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非此或彼,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权衡分析,motivation和implication也是如此。这篇文章的第一版正是因为没有达到上述要求而被审稿专家指出研究价值不足。我当时试图将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结合在一起来提出研究问题。但由于自己思考不够透彻,只是摆了一堆政策文件绕圈子、试图让它看上去很重要,而未能把这些政策文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直接关系讲清楚,非常不sharp。事实上,“政策间协调”是厘清这一关系的关键点,但当时想得不够清楚,未把它放在motivation这一更重要的位置而是放在了结论的implication部分。这种情况下,审稿专家能找到文章的研究价值才怪哩。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是政府扶植各个时期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政策手段(江飞涛、李晓萍,2018),政府通过出台“产业指导目录”、“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界定当前发展阶段的重点产业,并对其提供制度便利、融资倾斜、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支持。伴随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制造2025》将“人才为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着力于人才供给端。要使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除了扩大人才供给,还要考虑市场需求。那么,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怎样的?对人才的数量、结构、专业技能、学历分别有怎样的要求?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哪些不同?在产业政策的不同阶段会如何动态变化?与人才供给相比,企业的人才需求是过于旺盛还是相对不足?为了使人才政策更好地配合于产业政策,本文尝试从人才需求端来考察重点产业中企业的人才需求。
早在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政策专题研究组就指出了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间协调问题的重要性,建议我国的产业政策应当“协调财政、金融、外贸、外汇、技术、人才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现有研究对此缺乏系统考察。本文通过考察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并与人才供给进行对比,为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提供了参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扩大人才供给,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该政策在我国当前阶段的适切性。
我首先厘清了修改motivation的两种可选思路。第一种是把“政策间协调”这个点提到motivation部分。这意味着文章的研究重心将从简单地比较差异变成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之间的协调管理,当然这样做可以提升文章的研究价值,但后文的实证结果中就需要进一步增加协调管理相关的内容。第二种思路是放弃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相结合的这个点,找新的切入点,比如,重点产业政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话题,尤其是劳动力这块我没有搜到相关的研究。但这将意味着,文章的研究重心从对比差异变成了因果识别,那么要求后文的实证研究部分要解决因果识别问题。无论哪种思路,都要对实证结果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相比之下前者更加可行。一方面、识别产业政策的影响需要政府所支持的重点行业是被随机挑选的,否则难以区分到底是产业政策发挥了作用还是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但这一条件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的。另一方面,尽管有行业在不同年份间被重点支持的状态发生过变化,可以考虑构造DID,但这样的样本实在太少,无法支撑DID的回归。因此,如果从产业政策影响的角度进行切入,将很有可能因为因果识别问题而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是选择政策间协调管理这一思路,实证部分的应对空间则相对更大一些。例如,我们根据两位审稿专家都提过的建设性意见——分析人才需求差异背后的原因,对政策间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各行业在产业政策前后所处行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转移,我们首先寻找了重点行业与非重点行业间人才需求系统性差异背后的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政策挑选出的重点行业大多原本就处于成长或技术进步期,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干预对部分行业产生了作用。接着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分别分析了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之间进行协调配合的可能性。对于第一种原因——政策挑选,政府只需要列出重点行业目录向市场发出信号即可,无需配套产业倾斜政策,但同时也无法解决人才供需的时空错配问题。对于第二种原因——政策干预,则应当使人才政策的制定提早于或至少同步于产业政策的制定,以避免人才的时空错配。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是政府扶植各个时期重点行业发展、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政策手段(江飞涛、李晓萍,2018)。进入新时期,我国开始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将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都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对两类政策进行管理和协调成为政策设计和落实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实早在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政策专题研究组就指出了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间的协调问题,强调“我国的产业政策应当协调财政、金融、外贸、外汇、技术、人才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国内外研究大量聚焦于讨论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如Krugman,1994; 宋凌云、王贤彬,2013;陈钊、熊瑞祥,2015;李力行、申广军,2015;韩永辉等,2017;王克敏等,2017;张莉等,2017;林毅夫,2016;张维迎,2017;等等),而忽略了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问题。正如Aghion et al.(2015)指出,我们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不应再继续集中于其应该性问题,而应将兴趣转向如何设计和管理产业政策体系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福利增进。《“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行业的人才支撑作为完善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因此了解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有助于人才政策更加精准地为重点行业提供供给上的配合。
转引自《重点产业政策与人才需求——来自企业招聘面试的微观证据》,刘毓芸、程宇玮,《管理世界》2020年6月,第36卷,65-79页。接下来是专家提的第二个关键性问题——数据可靠性。在回复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明白了硕哥说的“非此或彼”的含义。审稿专家的意见集中在三个点:真实性、选择性和数据整理质量。对于真实性和选择性,我们实际上是无法证明的,当然审稿专家同样是无法证伪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攻击审稿专家无法证伪来为我们自己证实。因此,纠结于数据本身是不是有问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相比之下,我们不如大大方方承认数据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样一来,我们又为自己腾出了空间——首先,有问题的数据不代表不能传递任何信息。参考(Chetty et al., 2009; Li et al., 2016),我们利用随机再抽样方法找到了假定存在严重样本选择偏差时估计系数的上界和下界。结果显示该上界和下界尽管在数值大小上与基准回归有小幅差异,但符号正负是一致的。因此它并未改变主要结论。其次,当我们承认一部分数据可能存在问题时,我们可以把这部分数据去掉,拿剩下的样本进行检验。这样,如果剩下的样本做出的结果仍然支持我们的结论,说明这部分有问题的数据影响也并不大。最后,当我们区分了在哪些情况下数据可能有问题、哪些情况下数据OK时,文章的结论表述可以更加客观谨慎、适用范围可以更加具体,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接下来真正的挑战在于数据整理质量。这件事同样是我们无法自证、审稿专家也无法证伪的事,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数据整理过程再现一遍给审稿专家看。但是审稿专家还是留了一些活口——“除非公布所有数据与程序接受完整的复制检验”。尽管我知道国际顶级期刊通常都会公布文章数据和程序,但国内这样做的期刊还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我也咨询了一些前辈,他们的回答都是宁愿退稿也不公布数据。那我要不要公布?事实上,除了这篇文章,我还有几篇工作论文在用这个数据。如果公布数据,那这几篇有可能会被别人取代。但如果不公布数据,仅数据质量这一条就无法说服审稿专家,而我当时的情况又不能没有这篇。所以,看上去难以抉择,实际是没有选择。这也让我再次明白培训班上反复说的“非此或彼”的含义——如何回应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最终做出什么选择取决于你所处的情境。答复审稿专家时,我们端端正正地附上了数据,dta和dofile逐张表格对应好以方便审稿专家查看,并加上了详细的数据使用说明和整理过程说明——既然做出了取舍,那就让它看上去更“伟大”一些。经过一轮又一轮修改,审稿专家的意见从一开始的不认可,慢慢变成了觉得我们还有点“孺子可教”,再到提出了非常具体和有操作性的建议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这一过程尽管充满挑战,却也让我明白了“非此或彼”的真正含义。没有完美的研究,一项研究自身限制了它做到最好时能被做成什么样子。这一次经历也让我通过实操终于明白了做研究时motivation(或者说研究价值)的重要性,但也正是教师进阶培训和审稿专家的严格让我获得了这样的成长。资料来源:论文大焖锅,且以上是2019年教师进阶项目参加者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刘毓芸老师的一篇论文《重点产业政策与人才需求》在《管理世界》审稿过程中的回应过程。这是一篇约稿,感谢毓芸老师!